詹啟敏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國際癌癥研究院院長,中國醫(yī)師協會副會長
詹啟敏院士長期致力于腫瘤分子生物學和腫瘤轉化醫(yī)學研究,負責國家醫(yī)學科技和生物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工作。在國際上率先發(fā)現和系統揭示了細胞周期監(jiān)測點關鍵蛋白的生物學功能分子和機制,闡明多個重要細胞周期調控蛋白在維持基因組穩(wěn)定性、細胞癌變、腫瘤診斷與個體化治療中的作用;在國際上首次從基因組水平全面系統揭示了食管癌的遺傳變異背景,報道了食管癌發(fā)生發(fā)展的分子調控機制和臨床分子特征,為深入闡明食管癌的發(fā)病機理、尋找食管鱗癌診斷的分子標志物、確定研發(fā)臨床治療的藥物靶點提供了理論和實驗基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4月2日舉行的第六屆中源協和生命醫(y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上,詹啟敏院士獲得了“中源協和生命醫(yī)學成就獎”。
王志珍院士(左一)、高福院士(右一)為成就獎獲獎者
葛均波院士(左二)、詹啟敏院士(右二)頒獎
詹啟敏院士在分子腫瘤學和食管癌研究領域取得了諸多創(chuàng)新性成就,他結合多年的基礎研究經驗,在精準調控、精準穩(wěn)定細胞癌變角度深入研究食管癌,在國際上第一次詳細地闡述了食管癌從遺傳變異到分子變異的特征,為食管癌的進一步發(fā)現,診斷和藥物研發(f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詹啟敏院士也是我國優(yōu)秀的戰(zhàn)略科學家,現任國家健康保障科技工程專家組組長、國家生物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綱要指導專家委員會主任,負責國家醫(yī)學和生物技術領域戰(zhàn)略規(guī)劃制定。他曾先后擔任國家863計劃生物和醫(yī)藥技術領域專家組組長、國家衛(wèi)健委行業(yè)科技專項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健康保障科技工程專家組組長、國家生物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綱要指導專家委員會主任等職,在國家醫(yī)學科技和生物技術發(fā)展中有突出貢獻。
**“優(yōu)秀的醫(yī)者應該有兩個翅膀,第一個翅膀是精湛的醫(yī)術,包括科學知識;第二個就是厚重的人文情懷,這是醫(yī)學的特殊性?!?*詹啟敏在頒獎儀式上說:“同時做科研和臨床,既是一種工作,也是一種情懷,需要將情懷和努力奮斗結合在一起?!?/p>
詹啟敏認為此次獲獎是對目前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工作的鞭策,希望在創(chuàng)新驅動的時代背景下,帶領團隊再接再厲,進一步將臨床需要解決的問題變成科學問題,通過學科交叉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力所能及地在食管癌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是精準醫(yī)學方面做出貢獻。
會上,詹啟敏院士發(fā)表題為**《食管鱗癌遺傳變異和分子特征》**的主題演講,詳細闡述了食管鱗癌的基因組變異和微環(huán)境等特征,分享了團隊的研究歷程和核心成果。他介紹到,食管癌作為中國“特色”疾病之一,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且當前在臨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療的方法,面臨的形式十分嚴峻。
多年來,詹啟敏院士及團隊進行了大量食管鱗癌發(fā)病機制研究,多次實現國際上的率先發(fā)現。今年,在他和團隊發(fā)表的文章中,把食管鱗癌分成四個亞型,第一次在國際上對食管鱗癌的治療提出了臨床的分型,將為后續(xù)治療提供重要參考。
詹啟敏院士希望通過不斷深化研究找到可以較早期診斷食管鱗癌的方法,并且找到解決它的臨床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精準治療方法,幫助更多病患。他還表示攻克這些疾病,要靠中國科學家的努力。
標簽:
上一篇:熱文:實用!收好這份五一假期防坑指南
下一篇:【全球聚看點】中藥半月談 | 車前子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網絡科幻小說應從技術表達向科學審美進發(fā)朱鋼近年來,網絡科幻文學發(fā)展勢頭正勁,顯現了可以期待的較強創(chuàng)作力,成為網絡文學新的重要
2023-04-19 10:41
原標題:影視劇邊播邊改應慎重【影視銳評】如今,不僅網絡購物有不滿意包換的售后服務,連網上追劇也可以不滿意“包換”了。近日某劇就給觀眾
2023-04-19 10:51
原標題:中國江南網船會展現水鄉(xiāng)春季民俗4月18日,傳統踏白船表演在王江涇鎮(zhèn)蓮泗蕩的網船會現場舉行(無人機照片)。當日,大型民俗活動中國江
2023-04-19 10:53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福泉山遺址考古工作站揭牌(引題)?“古上海的歷史年表”有了考古根據地(主題)文匯報記者李婷昨天是“國際古跡遺址日”
2023-04-19 10:32
原標題:浙江小百花越劇院《蘇秦》明上演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記者獲悉,由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演出的新編歷史劇《蘇秦》明日在天津大禮堂上
2023-04-19 10:50
原標題:香港郵政發(fā)行“二十四節(jié)氣——夏”特別郵票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4月18日電(記者陳然)香港郵政17日宣布,將于5月4日推出以“二十四節(jié)氣
2023-04-19 09:56
原標題:14部原創(chuàng)劇目37場演出火熱登場?將讓觀眾大飽眼福(引題)?京演集團“五月演出季”主打新京味兒(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雜技劇《
2023-04-19 09:40
原標題:敦煌是值得為之奉獻一生的地方北京青年報記者王勉3月25日,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在“友朋文化”視頻號線上直播。直播中,樊先生用
2023-04-19 09:56
原標題:改編自知名網絡小說,演員陣容強大,《龍城》部分劇情跑偏引發(fā)反感(引題)?拿狗血劇情當宣傳噱頭很遺憾(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
2023-04-19 09:46
原標題:鍍金木乃伊棺槨、罕見動物木乃伊在遇見博物館展出(引題)?114件文物講述古埃及文明(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鍍金木乃伊棺槨時隔千
2023-04-19 09:41
原標題:敦煌“數字藏經洞”上線人民日報敦煌4月18日電(記者趙帥杰)結合敦煌學研究成果與游戲科技的“數字藏經洞”18日正式上線。敦煌藏經洞
2023-04-19 08:44
原標題:舞劇《歌唱祖國》亮相國家大劇院光明日報無錫4月18日電(記者蘇雁通訊員高艷)4月16日至17日,作為全國優(yōu)秀現實題材舞劇展演之一,由
2023-04-19 08:39
原標題:攜手保護應對挑戰(zhàn)——專家及相關人士共話“變革中的文化遺產”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記者羅鑫)2023國際古跡遺址日中國主場活動18日在
2023-04-19 07:39
原標題:《驚天救援》《馬莊村》——(引題)?兩部“江蘇出品”新片定檔“五一”(主題)新華日報訊(記者周嫻)截至4月18日,今年五一檔上映
2023-04-19 07:41
原標題:字幕非小事能添彩也能添堵王海寧最近,商務部官網上轉載了一篇《傳播中國電影“字幕”很重要》的文章,文中大意是國產影視劇出海,雖
2023-04-19 07:54
原標題:學習中國武術,愛上中國文化(僑界關注)楊寧胡萍中國武術講究剛柔并濟、內外兼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很多海外
2023-04-19 07:46
原標題:浙江紹興越城區(qū)——推動廉潔文化入腦入心人民日報杭州4月18日電(記者竇皓)“清白而有德義,可為官師之規(guī)。”日前,浙江省紹興市越城
2023-04-19 07:51
原標題:從世博會中看見“女性”:“她·世界”上海展出由世博會博物館主辦的《她·世界——女性世博之跡》新展正在進行。展覽追隨女性在世博
2023-04-19 05:43
原標題:第31屆“白玉蘭獎”提名揭曉(主題)頒獎典禮將首次設“數字紅毯”(副題)新民晚報訊(記者朱光)第31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即
2023-04-19 05:44
原標題:2023舞蹈季系列演出之一(引題)天津大劇院明晚上演《大飯店》(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作為天津劇院2023舞蹈季系列演出之一,明
2023-04-18 16:38
原標題:天津人藝創(chuàng)排津味兒故事(引題)話劇《愛的嘎巴菜》下月“上桌”(圖)(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昨日,記者自天津人藝獲悉,
2023-04-18 15:49
原標題:“紅舞鞋”跳起來近日,天津師范大學雙周音樂會——第三十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紅舞鞋”舞蹈大賽決賽在該校音樂廳舉行。來自21個學部
2023-04-18 15:35
原標題:《媽媽咪呀》《求職高手》等節(jié)目定檔(引題)“女性綜藝”展現女性群像(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4月,一批女性題材的綜藝官宣定檔
2023-04-18 15:43
原標題:兩位導演講述“美味”烹制過程(主題)從劇版到電影版“希望把三姐妹的故事一直拍下去”(副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劇版《愛很美味
2023-04-18 15:41
原標題:“外賣詩人”15萬公里寫下4000首詩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悅今年54歲的王計兵和其他外賣員一樣,風里來雨里去地送餐;和別人有些不
2023-04-18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