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銀河系中的黃金可能和磁旋極超新星的爆發(fā)有關
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恒星爆發(fā)的一種新類型,可以揭開130億歲銀河系中元素的秘密
(資料圖片)
圖片來自:宇航局/共享資源
注:這篇文章最初發(fā)表于“對話”網站,文章內容來自”空間”網站的“專家發(fā)言”部分的評論和見解。本文兩位作者:戴維?楊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加利?達?科斯塔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天文學榮譽教授。
直到最近,科學家們一直都認為只有中子星合并才能夠創(chuàng)造重元素(比鋅更重的元素),即一個雙星系統(tǒng)中兩個大質量恒星殘余部分的耦合過程產生了重元素。
但是我們知道在宇宙大爆炸發(fā)生不久重元素就已經產生了,那時宇宙還很年輕,甚至中子星合并過程尚未發(fā)生。因此我們需要尋找另一個理由來解釋銀河系中早期重元素的形成來源。
在銀河系銀暈(環(huán)繞銀河的一個球星區(qū)域)中發(fā)現(xiàn)的一顆古老恒星SMSS J2003-1142第一次為我們提供了另一條可能的重元素形成途徑,這些重元素包括鈾,甚至是金。
在我們銀河周圍,存在著由熾熱氣體構成的銀暈,它是由銀河系中不斷誕生和死亡的恒星所噴射出來的物質形成的,在銀暈中的恒星僅占銀河系中全部恒星數(shù)量的1%。(圖片來自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我們最近在自然雜志發(fā)表了一個研究成果,我們指出SMSS J2003-1142恒星中的重元素很可能不是由中子星合并產生的,而是由于高速旋轉、具有強磁場且質量為太陽25倍的恒星在坍縮和爆炸中形成的。
我們把這一爆炸過程稱為磁旋極超新星爆發(fā)。
極超新星的爆發(fā)能量要比超新星高10倍以上
背景解釋:
科學家們已經證實中子星合并過程是重元素的來源之一,這是一種雙星系統(tǒng)中兩顆中子星的激烈合并過程,我們稱其為“千新星”,重元素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形成。
雙星系統(tǒng)是一種圍繞共同質量中心運行的兩顆星體,而中子星合并是一種發(fā)生在雙星系統(tǒng)中兩顆中子星碰撞的過程,這一過程能夠產生重元素(圖片來自宇航局)
但是我們星系的化學演變模型中,中子星合并這一單一過程的并不足以產生我們在多個古老恒星中看到的元素分布模式,包括SMSS J2003-1142這顆恒星。
SMSS J2003-1142恒星 - 一個早期宇宙的遺跡:
SMSS J2003-1142這顆恒星于2016年在澳大利亞被觀測到,然后2019年9月在智利的南方天文臺再次被觀測到。
根據(jù)這些觀測,我們研究了這顆恒星的化學構成,分析揭示出其鐵元素的含量比太陽低3000倍,也就是說它在化學角度看還處于初態(tài)。
這顆恒星的元素分布使它看上去很像來自于宇宙大爆炸剛發(fā)生不久的一顆母星。
我們發(fā)現(xiàn)它很可能來自快速旋轉并坍縮的恒星:
SMSS J2003-1142的化學構成可以揭示出它的母星特征。它異乎尋常之處在于高的離譜的氮氣、鋅和重元素(銪和鈾等)含量。
銪和鈾
高的氮含量表明它的母星具有高速旋轉的特點,高鋅含量表明之前爆發(fā)能量比一般超新星要高出10倍-因此它屬于極超新星一類。而高鈾含量表明它的形成需要大量中子存在。
我們在這顆恒星觀測到的所有重元素含量都表明它來自于早期的一顆磁旋極超新星爆發(fā)過程。
我們的研究首次提出了磁旋極超新星是銀河系中重元素另一種來源的相關證據(jù)。
中子星合并過程為何不足以解釋觀測結果?
但是我們怎么知道SMSS J2003-1142恒星的那些重元素并不是僅由中子星合并所產生的呢?原因如下:
我們假設一顆單獨的母星形成了這顆恒星的所有元素。因為如果通過兩顆中子星合并形成這顆恒星現(xiàn)有的元素則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但是在星系形成的早期要產生這些元素,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并且中子星合并只會形成重元素,因此需要額外的超新星爆發(fā)過程來解釋在SMSS J2003-1142恒星中觀測到的鈣等元素,否則要解釋當前的觀測結果整個過程會變得很復雜而不太可能。
磁旋極超新星模型不但提供了更好的數(shù)據(jù)吻合性,它還可以使用單一的爆發(fā)事件來解釋這顆恒星的構成成分。這種新理論結合中子星合并理論,應該就可以解釋清楚銀河系中重元素的來源問題了。
BY: David Yong , Gary Da Costa
FY: TelescopeX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標簽: 極超新星 雙星系統(tǒng) 合并過程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四大名著今年將全部完成《簡愛》《基督山伯爵》等上線播出(引題)錄制有聲劇上譯廠“跨行”出新(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實習
2022-10-26 15:34
原標題:《紅與黑》12月登大劇院歌劇廳(主題)導演孟京輝主演梅婷分享創(chuàng)作解讀(副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由司湯達巨著改編而成的先鋒戲劇
2022-10-26 15:29
原標題:蘇有朋憑借綜藝《披荊斬棘2》成功翻紅(引題)用誠意和努力“披荊斬棘”(主題)今晚報記者高爽在綜藝《披荊斬棘2》(上圖)中,蘇有
2022-10-26 15:31
原標題:全國45家主要網絡文學網站2021年新增作品250多萬部,存量作品超過3000萬部,但年內改編成影視劇目的僅100多部——(引題)網絡文學IP
2022-10-26 15:42
原標題:與旅游相融合帶動增收致富(引題)甘肅非遺百花齊放結碩果(主題)牛瑩祁曉亮中國旅游報記者張隴堂近日,由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
2022-10-26 15:29
原標題:千年古隆中今朝意更新中國文化報駐湖北記者?瞿祥濤“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
2022-10-26 09:38
原標題:全程高效扶持孵化網絡精品樹立行業(yè)標桿(引題)網絡視聽精品“實訓營”開全國之先(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開播即登熱搜的《一年一
2022-10-26 09:45
原標題:上海市民藝術夜校讓申城閃耀著藝術之光黃藝芹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散落在申城的文化館、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美術館、圖書館,甚至是企
2022-10-26 09:40
原標題:《文物之美》帶青少年領略中華文明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文物之美》新書發(fā)布會近日在人民美術出版社舉行。據(jù)了解,《文物之美》
2022-10-26 09:37
原標題:廣西柳州:(引題)鄉(xiāng)村文化人才振興的“火塘”越燒越旺(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廣西記者?郭凱倩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2022年公
2022-10-26 09:30
原標題:以典故橋梁詞曲展現(xiàn)博大中華文化(引題)“九說中國”系列圖書推新作(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從詩詞、漢字、節(jié)日、典故等多個維
2022-10-26 08:30
原標題:福建漳州南靖縣田螺坑村(引題)梯田土樓古韻悠悠(走進傳統(tǒng)村落)(主題)人民日報記者王崟欣福建土樓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圍攏型
2022-10-26 08:38
原標題:網絡劇《血戰(zhàn)松毛嶺》影像書寫青春黨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10月27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指導的革命
2022-10-26 08:29
原標題:傳統(tǒng)戲曲火遍青春校園光明日報記者王笑妃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印發(fā)《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戲曲進
2022-10-26 08:29
原標題:銅器制作,藝人的堅守和初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吳鐸思化銅、切割、打磨、拋光……“叮叮當當”的鍛刻聲中,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銅器工藝
2022-10-26 08:32
原標題:總覽莎士比亞的一生(引題)《威廉與我》登陸廣州大劇院(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10月25日、26日,2022年廣州藝術季的優(yōu)質劇目——
2022-10-26 07:33
原標題:《神秘博士》第十四季發(fā)布預告(主題)首位黑人博士露真容,2023年播出(副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10月24日,英劇《神秘博士》第十四
2022-10-25 15:25
原標題:第八批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申報工作開啟中新網10月25日電25日,國家文物局官方網站發(fā)布《國家文物局關于組織開展第八批國家文物局
2022-10-25 15:40
原標題:遙想當年烽煙起義和寨碑看義利(主題)壽光這塊石碑的碑文不但記載了一段歷史,更彰顯了大義(副題)壽光市紀臺鎮(zhèn)寨子村有座“義和寨
2022-10-25 15:29
“對話up主”原標題:尹世傳統(tǒng)糕點老味道的手藝要流傳下去天津日報記者胡春萌今天,方便的物流讓人們可以更便捷地享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然
2022-10-25 15:30
原標題:倫敦交響樂團+中國作曲家,《原神》發(fā)布音樂專輯向世界傾情講述中國故事文匯報記者宣晶隨著爆款游戲頻頻出海,中國作曲家于全球游戲音
2022-10-25 15:24
原標題:偃師商城遺址取得多項考古新發(fā)現(xiàn)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通訊員梁笑宇完備的水資源利用系統(tǒng),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近日,中國社會科學
2022-10-25 09:24
原標題:遼博最大規(guī)模特展登場(引題)珍品文物闡釋“和合中國”(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劉洪超?中國“和合”文化源遠流長,體現(xiàn)了中華民
2022-10-25 08:33
原標題:廈門:巷口有舞臺街角來“競藝”光明日報記者馬躍華金秋時節(jié),徐徐晚風帶來絲絲涼意。家住廈門湖里區(qū)的陳瓊,晚上七點準時下樓,去欣
2022-10-25 08:33
原標題:《藝術的想象(中文+藝術)》系列視頻為國際中文教育提供新模式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應妮)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中央美術學
2022-10-25 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