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腳步”越來越近,年味也越來越濃。在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洪藍街道,家家戶戶忙著買年貨備菜品,社區(qū)里送春聯送祝福,草莓園新出的精品草莓吸引周邊游客紛至沓來,年度特色民俗表演青圩馬燈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中,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迎新春”村莊清潔行動已經完成,忙忙碌碌、干凈整潔、喜慶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令人心潮澎湃。
(資料圖片)
“凈”待佳節(jié)暖意融
文明潔凈迎新春,美化環(huán)境換新顏,料峭的春風抵擋不住洪藍人“凈”待佳節(jié)的熱情。1月16日至17日,洪藍街道開展了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迎新春”村莊清潔行動。
這場集中行動中,11個涉農村(社區(qū))、98個自然村同步參與?!包h員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熱心村民”組成了大掃除主力軍,大家緊密配合、一絲不茍,以干凈、整潔、美麗的村莊環(huán)境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
不僅如此,“美麗經濟”也為鄉(xiāng)村振興“錦上添花”。近年來,洪藍街道建成了“中國最美村鎮(zhèn)”澗東村、江蘇省級“美麗鄉(xiāng)村”張?zhí)两谴?、“南京市市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楊古岱村等眾多名村。2022年,洪藍街道又建成南京市溧水區(qū)唯一的省級生態(tài)宜居美麗鄉(xiāng)村示范街道、2個省級生態(tài)宜居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傅家邊社區(qū)、上港社區(qū)),塘西村塘西鋪自然村也成功創(chuàng)建為“南京市特色田園鄉(xiāng)村”。與此同時,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提優(yōu)、民居民宿的改造、節(jié)日活動的開展、項目服務的出新,將洪藍“醉美名片”越擦越亮,也讓年味兒更美更濃。
幾天前,塘西村剛舉辦過“鄉(xiāng)鄰有約齊相聚 濃濃墨香迎新春”主題活動。兩位民間書法家現場揮毫潑墨,村民主動幫忙晾春聯、井然有序領春聯,現場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作為塘西村豐富群眾生活、傳遞美好祝福的慣例,該活動已連續(xù)開展5年?!霸诩议T口領到滿意的春聯,我感覺心里暖洋洋的,活動意義非凡?!碧廖麂伌宕迕襦嚳砷L說。
“醉美洪藍”春意好
春色滿園,洪藍街道傅家邊農業(yè)產業(yè)園的草莓搶“鮮”上市,紅顏、香野、淡雪、初戀、粉玉等幾十個品種競相媲美,紅果綠葉掩映的大棚里人氣回歸,游客們有說有笑,盡享“莓”好時光。
春節(jié)假期臨近,休閑采摘的“甜頭”尚好,民宿體驗的人氣正旺,特別是以療(休)養(yǎng)游為特色主打的山凹村?!罢鲁跷迩?,山凹村肆也民宿、半山民宿這兩家?guī)缀躅A訂滿了。”山凹景區(qū)運營負責人俞悅透露,今年,位于傅家邊社區(qū)神山湖畔的新項目悅野輕奢營地已落地,新增圍爐煮茶、投壺、射箭、騎馬拍照等游玩內容,將在年前對外開放。
如今,草莓不僅是洪藍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的“果實”,更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yè)”,是游客體驗洪藍風土民情的“窗口”,野營、采摘、民宿、農家樂等已成為鄉(xiāng)村旅游的標配。
古樸民俗活力新
春回大地,特色民俗文化在洪藍扎深根吐新芽,年輕人從老一輩人手上接過跳燈的擔子,趁著假期齊聚在村里,祈求上蒼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喚醒新年鮮活朝氣。
最近,起源于乾隆年間的青圩村馬燈年度表演活動正有序籌備中,將于2023年正月初五、初六、初八這三天舉辦,沿青圩本村向廟東村、丁家店等附近村落展開。屆時,每天的馬燈隊伍都有兩百多人,場面盛大熱鬧。據青圩村馬燈會會長徐大俊介紹,按照習俗慣例,青圩馬燈不跳則已,一跳就要連跳三年,“從2021年開始,到今年剛好是第三年?!?/p>
鄉(xiāng)風文明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以青圩村馬燈、何林坊雙龍為代表的民間文化,以洪藍芮記手抓雞、洪藍牛肉、洪藍御帶糕為代表的鄉(xiāng)村美食等,呈現了洪藍別具一格的悠遠古韻,講述了洪藍博大精深的文化故事。
如今,傳統(tǒng)民俗文化與現代文明發(fā)展交織,洪藍并沒有故步自封,當地人懷有的文化自信永不褪色的底氣,以及創(chuàng)新演繹傳統(tǒng)內容、移風易俗倡樹新風等與時俱進的行動,為文明鄉(xiāng)村塑魂強魄,讓鄉(xiāng)村振興從“面子”美到“里子”。
作者:彭芳 丁藝瑄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見習記者 張軒銘
標簽: 人居環(huán)境 為代表的
上一篇:云南迪慶:農村地區(qū)疫情防控“快 準 實”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星空有約丨“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農歷新年將至,不少人發(fā)現去年的除夕是臘月二十九,今年的除夕是臘月三十。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
2023-01-20 18:47
原標題:千年文物說節(jié)氣丨大寒在數千年的歲月積淀中,文物和節(jié)氣是講述歷史文化的載體,是探究中華文明內涵的“鑰匙”。當這兩個千年“老伙計
2023-01-20 15:48
原標題:今日大寒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孫震今天16時29分,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后一個節(jié)氣“大寒”。大寒后,神州大地又將迎來新一年的節(jié)氣輪回,
2023-01-20 09:37
原標題:灣區(qū)三地情共融同聲同氣鬧新春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實習生李雨馨近日,記者了解到,由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01-20 09:44
原標題:青年新媒體北方峰會暨青年新媒體人才訓練營活動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1月18日,由團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國青少年
2023-01-20 08:46
網上中國原標題:科技添新意,文化煥活力(引題)新春,與博物館來一場“云”相聚(主題)海外網李雪欽妙趣橫生的紅包封面、豐富多彩的網上課
2023-01-20 08:34
原標題:我國科研人員突破磁存儲材料新技術可提升信息存儲速度和密度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趙旭)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存儲尤為關鍵。記
2023-01-20 06:45
原標題:總臺春晚首次牽手電影藝術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白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jié)聯歡晚會19日晚進行了第五次彩排。一部聚焦普通
2023-01-20 06:56
原標題:高校博物館奇妙之旅線上開啟70所高校130余件展品首次云端集聚中新網上海1月19日電(記者許婧)大到導彈模型,小到公文包;從狀元及第匾
2023-01-20 05:53
原標題:振奮人心、有燃有淚《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北京首映中新網北京1月19日電(記者王詩堯)1月18日,由鄧超、俞白眉導演,鄧超、孫儷、許魏
2023-01-20 05:39
原標題:傳統(tǒng)廣式過大年最富年味煙火氣文 羊城晚報記者黎存根今年的春節(jié)假期,煙火氣、年味,成為極高頻的熱詞。在廣東春節(jié)期間豐富的非遺展示
2023-01-19 14:34
原標題:南沙再現先秦遺址(主題)出土重要文物標本172件(副題)羊城晚報訊記者文藝、通訊員穗文考報道:記者1月18日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1-19 14:47
原標題:《古韻新聲》:在70余件文物中感受春節(jié)文化之美“文物話春節(jié),古韻迎新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大型文化系列
2023-01-19 14:50
原標題:國博二〇二三新春展用文物帶觀眾感受喜慶祥和節(jié)日氛圍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應妮)雪花飄落、煙花綻放、鞭炮聲陣陣……營造一派喜慶
2023-01-19 14:56
原標題:平遙國際影展揭曉榮譽歸屬山西影片斬獲百萬獎金中新網晉中1月18日電(記者胡健)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平遙之夜”特別活動17日晚在山西
2023-01-19 14:36
原標題:《滿江紅》北京首映(引題)張藝謀坦言各種類型融合難度大(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1月17日晚,即將于1月22日(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
2023-01-19 13:35
原標題:《三體》上線,科幻迷進入狂歡模式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三體》電視劇在1月15日晚開播,這個中國科幻的最大IP千呼萬喚始出來。在
2023-01-19 11:47
原標題:“我們”的生活記錄——古代畫像磚與現代攝影作品展開展中新網西安1月18日電(記者阿琳娜)18日,“‘我們’的生活記錄——古代畫像磚與
2023-01-19 11:49
原標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上線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高凱)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央博”平
2023-01-19 11:41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玉兔精靈”兔年迎春展開幕中新網上海1月18日電(王笈)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館精選5件館藏文物,并從山西博物院和衢
2023-01-19 11:51
原標題:《歡樂灣區(qū)年夜飯——2023除夕特別節(jié)目》大年三十上演(引題)三地一起鬧新春水下醒獅超驚艷(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實習生李詩靜2
2023-01-19 11:48
原標題:40余件徐悲鴻海派收藏展出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海上客次——徐悲鴻收藏海派繪畫展”近日在徐悲鴻紀念館開幕。展出的40余件海派
2023-01-19 10:48
原標題:北京人藝開年大戲在首都劇場首演(引題)《正紅旗下》展現“新京味”致敬老舍(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我是老舍,學名舒舍予……”
2023-01-19 10:56
原標題:星空有約丨大寒、除夕、春節(jié)“喜相連”,本世紀僅有五次!新華社天津1月18日電(記者周潤?。┺r歷新年將至,一些細心的公眾發(fā)現,1月2
2023-01-19 10:52
原標題: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八,把面發(fā)”舊時人們會在臘月二十八這天把面發(fā)好準備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如今仍有一些家庭保有這一習俗“八”與“
2023-01-19 10:47